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生万物》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对于此剧,我的观剧体验有些复杂,前后比较割裂。
开头猛夸,中间想骂,结局又被感动哭了。
结尾时,杨幂亲自上阵,扮演满面皱纹体态佝偻的老年宁绣绣,透过窗棂看到自己已逝的亲人,那一幕幕太有感染力,看了两遍,每次眼泪都止不住地流。
01 开篇精彩,结尾爆哭,中间拉垮
开篇前7集,从绣绣被马子绑架、宁学祥不卖地赎人、让苏苏替嫁,直到绣绣逃出,心如死灰嫁去封家,再到绣绣妈去世办葬礼,在强戏剧冲突下叙述一气呵成,剧情是精彩的,好看的,体现出了精品剧的质感。
但到中间段落,撑起前几场戏的戏剧冲突随着绣绣来到封家,而自动退居后台,农家人其实日常生活里平平淡淡,少有大事发生,为了充实剧情,绣绣与封大脚这一对CP,先婚后爱,随后被编剧加入了许多塑造完美人设的剧情。
马子要屠村,他们冲在第一线,绣绣安排别的老幼妇孺躲起来,她不躲,怀着孕的身子,跑到第一线干体力活,开门后冲出去救人,挺身而出,以自己性命相要挟,让马子放其他人。
我这里真的不太明白,为啥绣绣能如此自信能拿自己的命要挟到杀人不眨眼的马子呢?
最后安排封大脚突然冒出来,勇敢救妻,展现他的高光时刻。
绣绣一个本来不懂地的地主家千金,不顾老人反对,带领大家种植丹参,赚到钱,日子好过了一些。
对于邻居铁头家的白眼狼行为,绣绣夫妇以德报怨,各种帮扶。银子要嫁宁学祥那会,绣绣还没问人家银子的意见便准备了包裹,直接让铁头跟银子私奔。十几亩地怎么办?不用管了,我们帮你种,粮食帮你收了打了进粮仓。家里还有老母亲?那也不用担心,我们管我们给养老。
剧情充斥了绣绣与封大脚的各种圣母行为,村里大事小事,哪里都有这两位贤伉俪的影子。
减租减息、开仓放粮,逼宁学祥交出粮食给灾民,宁学祥不肯,让宁可金把粮偷偷运走时,封大脚作为人家的女婿,偏偏抢在第一线,带领村民灾民拦住去路,开启抢粮模式。
日本兵强占村里的粮食,也是绣绣与封大脚想出对策,带领大伙一致对外抵抗日本鬼子。
绣绣与封大脚被编剧原创了许多原著中并没有的高光时刻,人物形象塑造得过于完美,有点超出了一对普通农村夫妇的真实境况。
到了大结局,年迈的绣绣走进了已经被改成民俗博物馆的宁家大院,踏进她少女时期的闺房,透过窗户看到爹妈,宁学祥与宁郭氏走过,妹妹苏苏蹦蹦跳跳地走过,大脚爹妈牵着小独角走过。
每个人都笑着,都是熟悉的模样,与绣绣说上几句话,然后走远。
最后大脚出现,依然是年轻时候的模样,过来牵过绣绣的手,一起奔向了他们的土地,绣绣佝偻的脊背渐渐挺直了,她也变成了年轻时候的模样。
最后这一幕,其实是绣绣临终时看到的景象。
拍得太好了,特别富有感染力,让人爆哭。
02 宁学祥临终捐地,死得安详,封二心愿得偿,临死看到地契,封大脚下线突兀
首先两位爹都得到了善终。
封二是病故,但对他的死亡处理得相当温柔。
他得了风寒还未休养好,就下地做觅汉子,导致病情加重。
不过他终于得偿所愿,一辈子心心念念攒钱买好地,临终前终于看到了地契,含笑而终。
宁学祥死前,也早已在共同对抗日本人的过程中,与绣绣完成了和解。
最终宁学祥想通了,变了性子,不再抠搜地视地如命,主动向新政府献出600多亩地。
他终于把那15亩好地给了绣绣做陪嫁(可惜封二看不到了),给银子可玉母子留了15亩,给宁可金父子留了30亩,其余的土地全部献了出去。
绣绣对宁学祥隐瞒了苏苏之死,只告诉他,苏苏与郭龟腰走脚去了。
宁学祥临终前,绣绣、大脚与宁可金都在他身边,且不知苏苏悲剧,他死得很安详。
原著中宁学祥是在斗地主时被封腻味等人活活砸死的,没有捐地,没能善终。
封二是因为自家牛得了牛瘟,着急上火生病而死,临终前是遗憾的愧疚的,本想为子孙置上几十亩地、几头家畜,结果辛辛苦苦一辈子,攒钱买到一头牛,结果牛也死了,也没能买上一亩地。
编剧改了结局,剧版对这两位爹之死都处理得相当温柔。
但突然把封大脚给写死了,有点莫名其妙,而且没有具体的剧情演绎,硬用台词把他写死了。
原著中封大脚是活得最久的,绣绣也死在他前面。
估计把大脚写死,是为了在结尾处呈现绣绣临终前大脚来接她的画面。
03 费左氏毒杀苏苏与郭龟腰,绣绣长寿,银子得以善终
关于四位主要女性角色,剧版美化了绣绣与银子的结局,而保留了苏苏与费左氏的悲剧。
原著中费文典没死,费左氏也没有疯,费文典与苏苏离了婚,在外地工作,娶了自己的同事。
苏苏被郭龟腰引诱,生下了一个女儿,本来费左氏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打算与苏苏一起把这个孩子抚养长大,生活也有个寄托。
但可恶的郭龟腰强-奸了费左氏,费左氏这才发狠,用三碗小米粥与郭龟腰、苏苏同归于尽。
剧版对一些细节加以改编后,保留了费左氏与苏苏的悲剧。
费文典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费左氏得知费文典死讯后,人变得魔怔了,把苏苏赶出了费家。
费左氏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苏苏本已离开费家,但见嫂子可怜,苏苏有情有义,这才回来照顾费左氏。
苏苏与郭龟腰两情相悦,郭龟腰向宁家提了亲,两人就要开启幸福新生活了,却被费左氏发现苏苏怀孕了,无法接受,在苏苏生产完之后,费左氏毒死了郭龟腰和苏苏,自己也服毒自尽。
原著中绣绣得了老年痴呆,临死前还在一遍遍地向大脚说着自己是清白的 ,但相比于其他女性角色的结局总算是善终。
剧中绣绣是活得最长的,这一生过得很圆满,也没得老年痴呆。
原著中银子在宁学祥死后被赶出了宁家大院,娘家人嫌弃她是地主老婆不肯收留她,她带着儿子住在地窖里。
后来宁可金进村复仇,杀了很多人,而封腻味要报复,派民兵抓走银子,村民泄愤,银子最后死得很惨。
剧中银子的结局被改写了,在宁学祥死后,她独自带着儿子,家里有地,宁家大院虽被征用,但也留了房子给她娘俩住,人还年轻才三十几岁,绣绣祝福她以后活成她自己,活成费银子。
04 写在最后
原著小说《缱绻与决绝》涉及了许多人性阴暗面与残酷暴行,剧版《生万物》做了大幅度的美化,去除了原著中许多不忍猝读的情节,但过度的美化也由此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以及对阶级剥削的批判力度。
经历一桩意外导致的婚嫁闹剧后,男女主开始了新婚后爱的偶像剧模式,上演娇妻文学,两人携手把日子过出花来,处处以德报怨,成了多次拯救村民的圣母CP。
宁学祥娶了能当他女儿的银子后,银子对他手拿把掐,抠搜大地主突然转换为宠妻模式,还在家门口把自己扮成了小狗让银子牵,宁学祥人设崩塌得很彻底。
这老夫少妻走的也是偶像剧里的套路模式,其行为偏离了人物本身的性格设定。
封二辛苦攒一辈子钱到死都没买到一亩地,变成了临终看到了三亩好地的地契。
大地主阶级宁学祥使尽手段不肯减租减息,更不肯放出土地,改编后,主动向民主政府献地。
佃户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还吃不饱饭,受地主阶级压迫深重,变成了绣绣带领大家种丹参,能赚到钱补贴家用,勤劳能干的还能置下几亩地。
剧中缩短了时间线,精简了剧情,砍掉了其他支线,把宁绣绣作为女主(原著绣绣算不得女主,只是群像中的一位,下线也早),聚焦宁、封、费三家的故事,令故事更加紧凑。
为丰富宁绣绣家的故事,编剧添加了一系列原创剧情,不少地方脱离实际,人物行为偏离性格设定,差点变成剧情悬浮的“农偶剧”。
但这部剧绝不是烂剧,口碑中等偏上,争议较大,有着不少精彩剧情,演员演技精湛,人物鲜活生动,令人印象深刻,画面质感与服化道展现出了精品年代剧的品质。